天才少女田晓菲,在14岁那年因为诗歌获奖并且出版,被北京大学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27岁就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也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
田晓菲
妥妥的一个东方智慧女神,却为什么在博士毕业后就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导师?
01
天才少女田晓菲
1971年,田晓菲出生在哈尔滨,他的父母都是文字工作的知识分子,田晓菲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字有着异常的喜欢。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4岁的她跟着父母一起来到了天津,在天津她接触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她也开始进行了大量的阅读。
1980年田晓菲
5岁的时候,她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她创作的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上,受到了很多知名作家的关注,柳溪等名人专程过来和她进行文学“探讨”,也和这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子成为了好朋友。
12岁,田晓菲就读于天津市第13中学,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到初二的时候,田晓菲就自己创作了5本诗集,还获得了大奖。她这一得奖直接惊动了北京大学招生组。
田晓菲
在她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了,14岁的她进入了北京大学读书,认识了一个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的才子----海子。
海子比田晓菲大了七岁,是一个文学天才,也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教授,田晓菲当时十分崇拜海子,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诗歌创作,海子鼓励她,要她坚持下去,将来一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田晓菲受到自己偶像的鼓励,更加积极的创作。
田晓菲
此时的她也要从北大毕业了,她写了一篇既对北京大学表达了热爱和赞美也对即将要离开表示依依不舍,后来她的这篇文章被编入了国内中学教材里。
1989年,田晓菲从北京大学毕业了,获得了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她决定去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田晓菲
田晓菲刚到美国,脚还没站稳呢,国内发生了一件让她难以接受的事,她的偶像“海子”跳楼自杀了,曾经鼓励她要坚持创作的人现在却放弃坚持了,她不能接受,也不理解,就是从这时侯起,她很长时间都没有写诗。
海子自杀
三年过去了,田晓菲拿到了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去哈佛读博士学位,她在哈佛的导师是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也就是田晓菲未来的老公。
他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天才少女田晓菲心甘情愿嫁到美国,和他厮守终身?
02
同样优秀的斯蒂芬·欧文
斯蒂芬·欧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14岁那年,在图书馆里面接触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他就深深的被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斯蒂芬·欧文
自从喜欢上了中华文化,他就开始刻苦学习中文,一口流利的汉语,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
26岁的时候拿下耶鲁大学博士学位,31岁时,他著作的《初唐诗》,还有《盛唐诗》、《追忆》、《迷楼》。
斯蒂芬·欧文
这么喜欢中国诗歌的他遇到专门研究诗歌的中国女孩,他被田晓菲的才华深深的吸引了,甚至是,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了。
但他们是师生关系,他不得已只能隐藏子的爱慕之情,当她的导师引领、教导她。
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日盼夜盼终于盼到田晓菲毕业了,1998年,年仅25岁的田晓菲拿到了哈佛大学的比较学博士,宇文所安的“狐狸尾巴”也藏不住了。
03
宇文所安的告白被拒绝?
田晓菲一毕业,宇文所安就克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邀请田晓菲去山上旅游,下山时,宇文所安就给田晓菲表白了,但是田晓菲没听见,只知道他在那说话,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她就只顾着下山。
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回到车里,宇文所安心急如焚等着田晓菲的答复,但是田晓菲并不知道,也没有给他答复。下车后,宇文所安坐立难安,询问田晓菲为什么不回应他的告白。
田晓菲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家伙”下山的时候再给自己表白,其实田晓菲对他是有好感的,然后她有选择恐惧症,也考虑了年龄问题和中美文化差异,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宇文所安,还告诉了他有一个追求者的事。
田晓菲宇文所安
没想到这宇文所安特别淡定,还用数字分析法分析他自己和田晓菲追求者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的那是头头是道啊。
田晓菲觉得他的功利性太强了,有些反感,估计这“老头”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也没再提了,变得非常沉默。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老头憋着大招呢。
宇文所安给田晓菲做了一首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婵娟照,爱若磐石坚。”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田晓菲的爱坚如磐石,不得不说,文化人的爱情咱不懂,田晓菲被这首诗深深的感动了。
田晓菲宇文所安
她认为宇文所安理性客观的背后,人非常的诚实。所以田晓菲就和宇文所安在一起了。
99年,田晓菲被康奈尔大学聘请去担任中国古典文字助理教授,工作十分稳定,这宇文所安等不了了,向田晓菲求婚。
在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田晓菲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不同意,女儿远嫁美国就算了,对方还是年龄那么大的“老头”搁谁受得了?田晓菲“一哭二闹三上吊”,想要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父母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同意,送去祝福。
田晓菲
当年的元旦28岁的田晓菲和53岁的宇文所安在纽约举行了婚礼,婚后,田晓菲获得了美国绿卡,加入了美国国籍。
那她远嫁美国,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04
爱情事业双丰收
又过了一年,田晓菲自降身份去哈佛东亚语言与文学担任讲师,从助理教授到讲师,“官”变低了,她来这里的原因第一可以和自己的老公在一家学校,第二可以在世界一流的学校传播中国文化。不愧是咱的中国人,不忘根。
田晓菲
田晓菲在老公的支持下靠着自己的天赋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出版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这些书一出版就受到了狂热的追捧。
《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生成》
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高校也闻风而来,想要挖墙脚,让田晓菲去高校任职,但是她并没有去,还是选择留在哈佛。
她和宇文所安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更何况宇文所安在学校里面担任要职,让田晓菲在教学升职走了不少捷径。
田晓菲
2005年,田晓菲担任副教授,一年之后,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了哈佛正教授,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对她进行跟踪报道。
可谓是事业有成,有次田晓菲和宇文所安接受媒体的采访,问到他们夫妻感情如何时,田晓菲是这么回答“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学术的看法,总是易容谈论的,有时候我们在外面吃饭,吃饭的时候都在谈论学术,我们常常注意到,某些青年夫妻或男女朋友吃饭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一个人在看报纸,另一个人在吃饭,但我们从来不会这样。”
他们之间的沟通建立在学术交流上。
田晓菲
接着田晓菲又说“在深深热爱着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找一个和你志同道合的伴侣最为重要,当然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根本前提。”
她在婚姻里也很幸福,我想她应该有遗憾吧,和宇文所安结婚这么多年,一个孩子也没有。
05
黄昏恋
18年,宇文所安获得了第三届唐奖汉学奖,田晓菲陪着他出现在了颁奖会上,此时的田晓菲47岁,能看得出来,她的头上已经有很多白发了。
田晓菲
田晓菲在工作上把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即使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会不幸福呢?在生活中,和宇文所安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思想和灵魂高度契合的完美伴侣,更幸福吧。
别人看来,远嫁美国嫁给了一个老头不可能幸福,但她自己相当幸福,事业有成,家庭圆满,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