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简称“中财大绿金院”)联合举办的联合国政策对话系列活动:“推动SDG(联合国指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融资发展,助力双碳背景下公正转型”在北京举行。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可持续投融资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中财大绿金院根据基于宏观经济学内增长模型计算表明,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自2021年起累计绿色投资需求保守估计是14.2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财政资金预估只能满足10%-15%的气候资金需求,因此,应通过推动相关政策和工具创新,发挥绿色金融科技的作用,不断激励社会资本投入,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建议,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使普惠金融绿色化,绿色金融普惠化。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介绍了自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效,并建议从继续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力度、引导证券基金机构加强气候风险防范、把气候信息纳入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制度。
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杰在发言中介绍了深圳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分享了深圳在绿色金融、社会影响力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引领与最佳实践。同时,围绕金融支持双碳目标提出问题及建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