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教父”柳云龙导演兼主演的《风筝》,在江大侠看来是迄今为止最有高度的谍战剧。《风筝》站在了人性和历史的高度,从数个侧面展现人作为个体溶于一段历史的真实状态。相比之下《潜伏》、《伪装者》都似乎差了一个档次。
《风筝》从拍摄到上映,历时5年,其中被雪藏了3年,演员无数次被找回来重新配音,很多画面重新剪辑,,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和删减,终于通过审核和观众见面。此时在卫视播出的是46集,而送审版是51集,被剪掉5集,足足剪掉了200多分钟的内容。
在《风筝》上映时,导演兼任主演的柳云龙发过一条微博:“我尽力了,我真的尽力了……”
柳云龙究竟拍了什么,让这部剧的经历如此曲折,恐怕只有看过51集版本的朋友,才能理解《风筝》这部剧的意义,理解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一、信仰
《风筝》这部剧可以说描绘了一位中共特工的浮沉史。网上很多讨论大多是围绕着信仰和人性之间的冲突而展开的。很多人因为观点不和,就开始在互喷,但是在江大侠看来,《风筝》所蕴含的信息和内容极其丰富,引发的思考和情感,都已经超越了这部谍战剧本身。
信仰在《风筝》中的描述是震撼的,就像未删节版中的这段话说的一样:
“信仰至高无上,到底至高无上到什么程度,到底要高到什么层次,才能够让你有一个决心,能够牺牲你最纯朴人性中的那种基本关系。”
什么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关系?什么样至高无上的信仰才能让你牺牲人性中最基本的关系?
兄弟之义,夫妻之爱,手足之情,父母之恩。这些是人性中最平凡却最富有情感的基本关系,你能为了你的信仰,全部舍弃?
而在整部剧中,似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重要的信仰。
打入军统内部曾墨怡是有信仰的,敌人将竹签插进她的手指,拔出来的是骨头,在这样的酷刑之下,仍然不屈服。陆汉卿是有信仰的,为了保护“风筝”不被暴露,一头撞向军统的竹签,左眼刺进,后脑穿出。袁农也是有信仰的,他对郑耀先的恨源自于已经根深蒂固到顽固的信仰。虽然官僚且愚昧,却在临终前,一直诵读着渣滓洞看守所中狱友们总结出的《狱中八条》。
甚至,在军统里面,宫庶、田湖、宋孝安、赵简之……他们也是有信仰的。在这部剧里面,导演不止一次地告诉观众,信仰不分对错,没有高低,只有纯粹与否。
“风筝”和“影子”的信仰是一样的纯粹、一样的震撼、一样的寂寞、一样的哀叹。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友情、爱情、亲情,兄弟反目、家庭破碎、妻离子散、无人理解,死在他们手中的,有“同志”、有“战友”、有敌人、有兄弟,甚至是爱人。
从此,他们红黑难分,他们无数次的问自己,“到底是人是鬼?”,回答是“鬼”。
在信仰面前,死亡反倒成为了一件最简单的事情。难的是,亲手杀死同志,亲手将爱人挫骨扬灰。难的是,“送你上路的人,是你的同志”。难的是,“求求你,不要恨他”。
在这部剧里,你能时刻感受到,当信仰至高无上时,泯灭的,又何止于人性?然而正是因为有这种可怕的信仰,国家才能成为今日之国家,青年才能成为今日之青年吧。
对理想的执着,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那是一种甘愿为理想献身的信念。用另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瞿恩的话来说:理想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我实现了理想,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
瞿恩在临行刑前悠悠地说出这样的一段话,在给从未见过面的儿子写信时的情真意切,都营造了英雄死去却将信仰代代相传。
二、爱情
郑耀先说,我这一生,爱过三个女人。程真儿是自己的同志,结发妻子是中统,扶持走过大半辈子的韩冰是影子。
在波谲云诡的潜伏生涯中,郑耀先和程真儿已经超过相互爱慕,他们在那冰冷无依的环境中相互取暖、互诉衷肠,在做“鬼”的日子里找回一点做“人”的温情。
程真儿,陪伴他五年,最后为了去报信救他,在郑耀先的面前,被中统用汽车撞死,横尸街头。郑耀先不能悲伤,不能去送她,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真的懂他、爱他、理解他、温暖他这个“风筝”了。为了不被怀疑还要亲手挫骨扬灰,从此天涯海角、人鬼殊途、永不相见。
林桃,中统派来暗杀他的美人蛇,其实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没想到亡命天涯的时候却做成了夫妻。郑耀先说的对,做他们这行的谁动了真感情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林桃最后还是输了。
一面是信仰、一面是爱人,要让她怎样成全?她想起了当初的赌注“我和你生死在一起,就赌你不是共党,否则这是党国的不幸,也是我个人的悲哀”。当初她赌的是命,赌错了死,赌对了生。
林桃哭了一夜,暗自做了决定。她毁掉了最在意的容貌,曾经那么珍惜自己容颜的“剃刀”,选择用剃刀刮烂自己的脸结束生命。为的只是爱人能过了这一关。她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留下了浓浓的不舍,对爱人,对孩子,对这个小家。
林桃的最后时刻,不仅是爱的破碎,也是信仰的破碎。
韩冰,用她自己的话就是她比任何人都布尔什维克,然而自己却是戴笠安插的最大卧底。郑耀先和韩冰斗了一辈子,年轻时惺惺相惜,年老时相互陪伴,在劳教农场相濡以沫。他们是最了解对方的人,是最关心对方的人,也是最理解对方的人。
两人争争斗斗数年,最后相互扶持走过了大半辈子,说到底还是误以为对方是自己的同志。但是他们却都输给了牵绊他们三十年的真相。她是“影子”,他是“风筝”。
三、时代
如果说《风筝》的前20集,对它的评价仅限于是一部好看的谍战剧的话,真正让人震撼的是《风筝》的后半部分,因为它毫无避讳,犀利而厚重地书写了一个时代。从大生产到大炼钢铁,到改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跨越中,时代的厚重感压得人喘不上气来。
没有人忏悔,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对魔幻世界就只能描摹和想象,而不能评判。因为谁也不知道当匕首指向自己的喉咙时,我们还能否说出真话;而经历过魔幻的人,那些肉体上囫囵个的活下来的,又有多少人敢于直面那一段晦暗的时光?
在那颠倒黑白的岁月里,有些人,把责任推给了某个个人,正如未删减版《风筝》里傻儿的一句台词,终究成了“不能说,也说不得的人”。
魔幻时风起云涌,平静后无声无息。日子日新月异,没有人再说了,也不说了。现在的我们,还有机会听老人讲讲过去的故事;未来的主人们,恐怕了解到的就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了。有一天,会不会产生某种错觉:我们压根儿就没有经历过什么“浩劫”?
魔幻的后遗症依然在发作;魔幻的种子,在当今社会里,以花的形式妩媚登场。如同未删减版本里面,高君宝在养母坟前,对周乔说的那段振聋发聩的话一样,句句是诛心,字字是控诉。
睁着眼睛说瞎话,张着大嘴说屁话,昧着良心说假话。荒唐无耻到不知道自己的灵魂为何物。什么诚信廉耻?什么正义礼让?实用主义,甚嚣尘上。没有信任,没有责任,唯利是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些鬼魅,隐藏或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里。
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恶之花就在我们的身边肆意生长,像瘟疫一样大面积传播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救人?“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而“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某些时候,时代,就这样写成。
本文由江南影视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每篇文章均有相应影视资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电影,影视资源,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私信或者直接在评论区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