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有一种魅力,明明是有些情节已经看过多次,却总能因一些细节而让人品咂出更多的味道。
比如林小娘穷途末路、被拖到祠堂打板子的情节里,当两个老妈子架起毫无防范的林小娘、从她自己的屋子里往外拖的时候,林小娘惊慌失措大声喊旁边小厮的名字“冬荣!冬荣!冬荣!”
冬荣是盛老爹盛紘身边的心腹小厮,这次正是他奉命带着两个老妈子闯进林小娘的房中。全程,冬荣一言不发,神色木然。
而那三声“冬荣”的呼喊,乍看并不觉得怎样,然后联系最初几集的情节,却让人忍不住心生感叹:
所谓人情冷暖,所谓“交情”与“利益”,所谓“幻想”与“现实”,尽在这三声呼喊之中了!
01有些“交情”,其实不过是“各取所需”
林小娘与冬荣,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算是“有些交情”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冬荣曾给林小娘帮了不少忙(当然也没少了捞到相应的好处)。
曾经,林小娘的儿子长枫年少轻狂,在正室夫人王大娘子嫡女华兰的下聘典礼上与人投壶打赌,差点把袁家给华兰的聘礼给输了,闯下大祸。
林小娘自知罪责难逃,灵机一动,一边从盛紘身边的小厮冬荣身上做文章、金钱收买,一边又在盛紘与王大娘子面前做出大义灭亲的态度,主动请求对儿子长枫打板子,而且要“狠狠地打”。
而打板子的执行人,正是冬荣。
三十大板狠狠打下来,王大娘子再也没办法继续追究。而让她想不通的是,明明这顿板子听起来下手极重,但是没过两三天,长枫居然就又“活蹦乱跳”了。
这里面的缘由,王大娘子此时尚且不懂,但冬荣懂,林小娘也懂。
不仅如此,没过多久,盛紘偶然得知了林小娘仗着拥有“管家”的权力,居然苛待另一位妾室卫小娘,忍不住兴师问罪。
然而就在盛紘问话之前,冬荣更早一步,悄悄溜到林小娘的院里通风报信,并且一脸谦恭地表示“这是小人的本分”。
而作为回报,冬荣也在林小娘那句“替我好好送一送冬荣小哥”的暗示之中,从林小娘丫鬟的手里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结果,自然是林小娘在盛紘面前巧舌如簧、顺利脱罪,冬荣赚得盆满钵满,双方皆大欢喜。
02有些真相,一旦细究就会直戳人心
有了这么两次实打实的、各取所需的来往,林小娘眼里的冬荣已经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所以在多年之后,当林小娘纵容女儿墨兰私通梁晗、不惜以盛家全家女眷的名声为要挟、促成墨兰婚事的时候,尽管她也料到盛紘会惩罚自己,但没有料到惩罚来得这么快。
前脚女儿出嫁,后脚冬荣就带着两个老妈子闯进了她的房间。
人啊,对自己的命运或多或少都有点预感。也许是嗅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息,林小娘尖声叫着冬荣的名字。
她当然知道冬荣没权利放了她,但她觉得冬荣至少能够像以前一样、停下来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提前有个防备。
然而她这三声急促的“冬荣”过后,对方依旧是木然的脸,紧闭的唇。
接下来,便是盛家祠堂之中的一顿板子。是的,二话没有,就在盛紘的面前,板子直接开始打下来。
冬荣还是那个冬荣,林小娘还是那个林小娘,而曾经那份默契的“交情”却荡然无存。只剩下板子落到身体上所发出的一声一声沉闷的响声。
两三天后,挨了打的林小娘就一命呜呼了。
正室夫人王大娘子的心腹刘妈妈告诉她:林小娘殁了,是因为打板子出的毛病。
王大娘子这才知道,原来冬荣的祖上曾在衙门里当差,冬荣继承了打板子的祖传手艺。
这样的“手艺”,无论是想让人伤得重还是伤得轻,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重点是在表面上还看不出有任何不妥。
王大娘子终于明白了,当初长枫被狠狠打了三十大板,为什么没两天就活蹦乱跳了;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林小娘也是挨了一顿板子,却没两天就一命归西。
王大娘子忽然惊恐万分!她颤抖着、紧紧拉住刘妈妈的手,心底一阵阵寒意往上窜:
这“毛病”看似是出在冬荣身上,实则作为盛紘的心腹小厮,冬荣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盛紘意志的代表;
即便曾经对一个女人宠爱有加,即便二十年来都对那个女人偏疼偏爱,然而一旦翻脸,官人却能够无情至此、冷酷至此!
然而这个真相,自以为聪明的林小娘却没有机会知道了。
03真正通透的人,绝不随便认“自己人”
林小娘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将冬荣作为最后一棵稻草,这件事之所以让人感叹,是因为她一直不曾明白自己与冬荣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林小娘看来,冬荣算得上是“自己人”,是能够与自己进行利益交换的人;曾经可以,如今也应该可以。
甚至连王大娘子一度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得知“冬荣手上有祖传的手艺”时,她第一反应也是气愤,觉得在“打长枫”这件事上,冬荣与林小娘联手骗了自己,他们是一伙儿的。
然而冬荣真的与林小娘是一伙儿的吗?并不是,冬荣其实是最懂主人心思的人,他并不曾真正与内宅的哪个人成为“一伙儿”,只有主人心里看重谁,他才与谁是“一伙儿”。
当长枫犯错、林小娘偷偷派人找冬荣“通融”的时候,冬荣并不是纯粹卖林小娘面子,而是他很清楚盛紘其实也舍不得真的打长枫,一切都只是为了做个样子、让王大娘子消气而已。
所以,即便林小娘不曾求到他头上,恐怕冬荣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几分、免得惹主人烦恼。更何况林小娘主动提供了油水呢?
当盛紘发现卫小娘受了苛待、怒气冲冲回家要“算账”的时候,冬荣也很清楚即便此时主人生气了、但主人心尖子上的女人依旧是林小娘;“处置林小娘”并不是主人的真正目的,“把这件事了结”其实就算完事儿了。
所以,冬荣才悄悄给林小娘通风报信;而实质上,盛紘又何尝不希望林小娘能给她自己分辨清楚、落个“清白无辜”的名声?这份“通风报信”里面有没有主仆二人之间的“默契”,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可叹林小娘自作聪明,以为自己已经收买了盛紘的心腹小厮、为我所用,其实到头来,她才是真正“为人所用”的那个:冬荣一边从她这里捞一点外快,一边在主人面前讨个“知情识趣”的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墨兰私情”事发,盛紘对林小娘“恨极了”的时候,作为最明白主人心意的人,冬荣自然也是站在盛紘这一边的。
冬荣的手艺,盛紘是知道的;盛紘的心思,冬荣也是了解的。
“一顿板子,皮开肉绽”,这是主仆两个在林小娘命运上又一次的默契。
而相比之下,林小娘曾经的那点小恩小惠、曾经的那些利益交换,真的只是轻如鸿毛、不值一提了。
04结语与启示
剧中有一个细节:在领悟到冬荣的行为代表着盛紘的心思之后,王大娘子吓得浑身发冷,抖作一团,以至于刘妈妈不得不去“拿一壶羊羔热酒来暖暖身子”。
她怕,是因为从未想过自己的枕边人居然也能够翻脸无情、心狠如此,一瞬间有了那么一点兔死狐悲的恐惧。
她怕,是因为终于发现,在这个深宅大院里,无论自己曾有怎样的威风,却终究还是那个男人掌控着一家子荣辱存亡的命运。
王大娘子也罢,林小娘也罢,冬荣也罢,恩恩怨怨缠斗多年,到头来都不过是棋局中的一子,而盛紘才是那个掌控全局的人。
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残酷真相。
而跳出剧情的时代,林小娘与冬荣的恩怨对现实生活也未尝没有启示: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也不要高估与任何人的关系。
人心易变,所有的关系都存在或长或短的“保质期”,尤其是那种“因利而聚”的关系,更往往是“短保”:当场付清,事过无情。
就像林小娘,以为自己在盛紘身边有耳目,以为冬荣是能帮自己“说得上话”的人,以为自己聪明得很;殊不知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欢喜,亲手送她上路的正是当初一脸谦恭表示“这都是小人的本分”的冬荣。
所以人啊,尽量还是少耍一点小聪明;即便确实有需要,也千万别把一时的“成功”看得太认真,以为自己找对了人、走对了路;其实说不定,这只是恰好顺了别人的路、符合了别人的短期利益,所以“顺便”了一下罢了。
毕竟这世上,哪个人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小心思呢?
这一刻他能给你指一条捷径;下一刻把你带到沟里去的人,说不定也是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