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被传造车背后:手机厂商的集体焦虑

06招盟网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OPPO被传造车背后:手机厂商的集体焦虑

本报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在百度、华为、小米纷纷宣布下场造车后,科技互联网企业对汽车市场窥觑的风吹草动总能引起外界关注。

近日,有媒体称OPPO内部员工爆料该公司已经在筹备造车事项,OPPO创始人陈明永密集调研智能汽车产业链,而在执行层面,OPPO软件工程副总裁吴恒刚成为面试自动驾驶、算法方面岗位的最高级别高管。

在各方新势力纷纷造车的动向下,OPPO该消息一出,引发大量围观。而对于这一消息,OPPO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暂无回应”。事实上,在记者了解过程中,有OPPO员工表示:“的确听到过。”还有一位OPPO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有一个秘密团队在做调研工作。”

尽管OPPO方面没有正面回应,但此前已有很多缺少汽车产业链经验的智能硬件厂商已经开始对进入汽车行业进行了尝试。而纷纷跨界“造车”的背后,既有从新能源电动车这个广阔蓝海市场分一杯羹的企图,更有对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业务增速放缓的现实焦虑,以及在智能手机业务之外需要找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

被传造车早有风声业界争相“上车”

事实上,关于OPPO要进军汽车领域,此前就有过风声。在小米宣布造车之后,OPPO造车的消息便已传出,彼时有认证为OPPO员工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爆料称OPPO要造车,还有被认证为OPPO员工的网友表示,OPPO已确定将汽车事业部总部定在成都。记者也就此咨询OPPO方面,其未对该消息作回应。

而去年底,OPPO就公布了多项有关汽车的专利,其中就包括“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定位系统“,还有涉及汽车的”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同时OPPO在今年1月22日还申请公开“防撞提醒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及“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或与汽车自动驾驶的专利有关。

其实,早在2019年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OPPO企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就曾表示,OPPO未来定位将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只是手机公司,他还透露,自己一直在思考汽车的事情。“我们要么不做,要么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打造汽车。”他说,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OPPO可能会做汽车,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

而汽车新风口早就吸引了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安信证券指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蔚然成势,汽车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最大的智能终端。谷歌、华为、苹果、亚马逊、滴滴、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已相继入局。

对于中国手机厂商来说,也早已窥视到这一产业机遇。除了早已宣布入局的华为从底层系统出发,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小米更像是以整车制造商身份进军汽车业外,不乏早就有很多手机厂商已经争相“上车”,进入车联网行业,比如苹果在2014年就推出了CarPlay 车载系统,华为和vivo在2020年分别推出了HiCar、Jovi InCar,类似的产品也在近几年间快速落地。

据悉,vivo的车联网项目于2019年正式成立,后于2020年11月20日亮相了其全新车联网品牌Jovi InCar。用户可以通过Jovi智能车载引入蓝牙车钥匙、车机投屏和车控三大能力,覆盖行车前、行驶中、停车后等不同场景,实现“车内车外,Jovi都在”的全场景车联网体验。

而OPPO近期相关的布局也在加速。在2020年12月Reno5系列手机发布会上,OPPO宣布与新能源汽车ONE合作,一同打造“智慧车机互联”的无缝体验,推出蓝牙车钥匙功能,可实现一次配对、无感解锁。

2021年初,OPPO还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创新中心,主要研发显示屏相关技术,这些技术既可以用于手机屏幕,也可以用于智能座舱的显示屏。

智能手机市场乏力亟须开拓新市场

当下,全球手机市场正在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换机周期延长等挑战,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12.9亿台,同比下滑5.9%。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四年下滑。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市场。

在行业天花板开始显现后,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将目光转向更有市场前景的IoT 领域,华为、OV、荣耀、中兴等手机厂商在过去几年也把目光转向IoT,纷纷推出手机以外的多种互联互通智能硬件。

《2020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预计,中国物联网连接量将由2019年的45.7亿增至2025年的199亿,年复合增速达27.79%。过去两年,华为、荣耀、realme、中兴等手机厂商纷纷提出以手机为中心的“1+X+N”战略。

OPPO也不例外,其于2019年对外宣称全力投入IoT业务,称“要从一家手机公司变成一家‘万物互融’的公司”。之后,OPPO加速对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无线充电器等产品的落地,并于2020年10月推出其首款智能电视。

与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的现状比起来,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赛道可以说也是新蓝海,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在中国市场爆发、备受追捧。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历史新高。据中信证券数据,2020年国内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不足5%,电动车渗透率尚处于推广期,相比于亿级新增长的换车需求来说,还是太少。

当下,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吸引了百度、阿里、滴滴等互联网企业加入,也让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跃跃欲试,就连此前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都跨界汽车赛道。

科技巨头们跨界造车的底气首先来自于其在语音图像识别、人工智能AI、内容生态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未来汽车产业中软件应用价值的提升。根据IDC数据,未来5年内软件占整车价值将达到40%,科技公司与传统汽车制造厂商以OEM+软件方式合作也许能1+1>2,而不用在硬件层面投入巨资来参与竞争。

华西证券研报称,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呈现“电动加速+智能开启”双重特征,万亿级市场开启,传统车企积极转型,造车新势力、科技互联网企业加速入局,共促产业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张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