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米桃妈才是“狠人”,人设崩塌:到底是心机还是耿直?

有求必应网

  米桃妈“人穷志不穷”,人设毁灭。

  前不久《小舍得》播放到竞选班长一环节,本来欢欢是很有希望能够当上班长的,就连南俪也有不小的希望,结果却因为米桃的突然加入,导致米桃成为了队长,欢欢和南俪都名落孙山。

  这个时候米桃妈妈敏锐地感觉到了欢欢和南俪的态度,也害怕她们会迁怒突然当上班长的米桃,于是想了一个法子,她想的办法就是把子悠妈妈让子悠背演讲稿的事情,偷偷地透露给了南俪和南俪的妈妈。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都不明白,孩子竞选班长背演讲稿不是很正常的嘛?

  这只能说明人家非常的重视,很想当上班长,又不是耍心机和手段,怎么到了米桃妈妈这里就变成了不该做的事情一样?

  很多的观众开始讨厌米桃妈妈,觉得她越来越不讨喜了,一副“谁穷谁有理”的样子。

  米桃妈妈是农村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外表看起来有点懦弱,甚至有点可怜兮兮的,人也安安静静的,放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可就是这样的人,要么就不动,一旦行动起来,却非常具有杀伤力,因为人们很有可能因为脑海中,对这个人的既有印象,而忽略这个人险恶的用心,然后不知不觉就着了道。

  农村人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就是真诚和淳朴,不会耍小心思,一开始米桃妈妈给大众的形象也是这样的,只是有时候为了孩子弯腰而已,可是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们才发现她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更不要用道德绑架米桃。

  有的人认为:米桃看到老师骂了子悠,还觉得老师是好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去讨好老师,这是她心机深重的表现。

  这样说的人,明显没有站在米桃和她的家庭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老一辈的时代,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骂几句都很正常,甚至还有打手板、罚站、体罚的事情出现。

  米桃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或许她那里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的也说不定。

  再说米桃只是一个孩子,在孩子的眼中“谁对我好,我就觉得谁好”是很正常的。她知道老师骂了子悠,还说老师是好老师,一方面很可能是因为钟老师的确有真才实干,另一方面是因为米桃以前所受的教育,让她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有更加透彻的判断,假设此时的读者你就是米桃一家人,你会怎么做呢?

  老师喜欢好学生好孩子,而学生喜欢用心做教育的老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米桃聪明,学习也很努力,而且又懂得尊重老师,非常懂事,钟老师喜欢她,何错之有?

  如果一定要将钟老师的惜才,米桃的感恩看作一件利益至上的事情,那就太辱没师生情这三个字了。

  毕竟米桃妈上门送礼,做保洁,本意并不是因为自己孩子不中用想贿赂老师,而是因为孩子争气得到了老师的赏识,所以想表示感谢而已,毕竟米桃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去判断一个人,尤其是当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对米桃一家人来说,他们需要孩子好好学习,需要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庭现在贫穷的境遇,只有这样才能让米桃拥有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不敢惹,也惹不起老师。

  可是,这不就是现在的某些社会现象吗?

  大街上倒了一个老人,有的人会热心地将老人扶起;有的人看了几眼老人就低头玩手机,假装没看到;有些人直接冷漠地走过去……他们或许并不是因为不想扶起老人,而是因为害怕被老人讹诈,摊上自己支付不起的巨额债务。

  这种类似的现象,在社会中比比皆是,而身处其中的人还是成年人。

  米桃一家人也是如此,先不说他们或许接受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即便他们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理念,对钟老师骂子悠的事情愤愤不平,他们就得去说钟老师的坏话吗?

  要知道米桃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如果因为几句气愤之言,导致米桃的成绩受到了影响,对他们一家人来说也是一件无法承受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沉默。

  换做是你,就会去义愤填膺地说钟老师的坏话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