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再次迎来客流高峰。
■ 聚焦“五一”小长假
“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有望迎来强劲复苏。出行数据显示,4月30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民航以及道路客流量合计将达到2.65亿人次,首日高速公路车流量有望突破 6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携程发布预测报告称,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五一”水平,达到2亿人次新高。业内预计,“爆发式出游”有望打造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管控、政府部门持续放开出行限制,即将来临的‘五一’小长假有望迎来‘爆发式出游’。”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超7成人群选择跨省旅游。黄金周“迁徙式旅游”盛况或将重现。驴妈妈平台数据也显示,国内长线游预订人气最为火爆。
不少地方正“开足马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文旅消费小高潮,大量文旅消费券等“消费红包”正在路上。
记者了解到,从5月起,河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钜惠夏季·火热中原”促消费专项行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统筹协调全省392家A级旅游景区参加5-8月促消费活动,实行门票免票或者打折优惠,占恢复开放景区的70%。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文旅惠民活动形式多样,涵盖全省16地市。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将组织开展特色旅游、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体验、亲子互动、文创市集、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旅游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
5月1日至6月30日,长沙将在全市举办“夏之恋”文旅消费季活动。活动期间,长沙将整合近3000万元的文旅消费礼包,安排1035万元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送出价值250万元的3万张红色文旅信用卡首刷礼。
2021年沈阳市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将于4月29日起,每周四11时发放,沈阳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出资200万元。活动覆盖全市文旅产业全场景。“五一”期间,济南将举办“春光济南欢乐五一”主题系列活动,推出绿水青山、文化大观、地道美食等七大版块100多项文化和旅游活动,并发放3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文图均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出门遛狗必须拴绳、“直播带货”主播应满十六岁、骗取医保基金将被重罚……
5 月新规将施行条条都很重要
■ 本报记者苏启桃实习生刘敏
5月将近,除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小长假之外,还有一波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新规即将施行。出门遛狗必须拴绳、“直播带货”主播应满十六岁、骗取医保基金将被重罚……5月1日起,这些新规你要关注。
出门遛狗必须拴绳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5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另外,法律还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对饲养的犬只未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的,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骗取医保基金将被重罚
国内医疗保障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施。
条例首次明确参保人员义务,若个人以骗保为目的,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复享受医保待遇等,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同时,条例明确要求,医保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带货主播应满十六岁
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办法》划定了多条红线,将网络直播营销“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线上线下”各项要素纳入监管范围。
其中包括提出直播营销人员和直播间运营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年满十六周岁,要求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
明确手机APP个人信息范围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将于5月1日施行。
新规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如婚恋相亲类,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婚恋相亲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即时通信类,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账号信息:账号、即时通信联系人账号列表。
上述规定还明确,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非法集资中获代言费要清退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对于市场关注热议的明星代言非法集资事件,《条例》就相关责任认定进行了厘清。根据《条例》,通过广告和互联网传播非法集资信息,是非法集资风险扩散、蔓延的重要渠道。在非法集资中获得的广告费、代言费、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经济利益等均属于资金清退范围。
《条例》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包含“金融”、“交易所”、“交易中心”、“理财”、“财富管理”、“股权众筹”等字样或者内容。
化妆品实施注册备案管理
为贯彻落实《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和指导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与备案工作,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国家药监局此前发布了《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和《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 两份公告。两份公告作为《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的配套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规定,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和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依法履行产品注册、备案义务,对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的质量安全负责。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