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有助于疏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建新网

  4月15日,我国向东盟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成为非东盟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完成核准程序的成员国。RCEP生效给我国产业发展、对外贸易格局带来哪些影响?有关专家指出,RCEP正式生效实施将使国内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

  助力疏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2020年11月,15个RCEP成员国正式签署协定。此后,协定将给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联合国贸发会议对RCEP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RCEP将会给15个成员国带来10%以上的出口增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有关测算则显示,到2030年RCEP成员国国民收入合计将增长186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预计额外增长5190亿美元。

  “对中国而言,RCEP将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不久前指出,RCEP通过开放贸易和投资,有助于中国畅通区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王受文表示,RCEP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向先进的产业水平迈进,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认为,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投资布局、从开放中获益的同时,国内产业将面临更加公平也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竞争也有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

  原产地规则促进区域生产要素优化

  原产地累积规则被广泛认为是RCEP在货物贸易领域最亮眼的成果。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可将各RCEP协定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来满足最终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司长姜峰指出,“与双边的自贸协定相比,拥有15个缔约方的RCEP累积规则将进一步降低产品获得关税减让的门槛,更有利于扩大产品出口”。

  “过去原产地累积更多的是存在于双边自贸协议中,累积和售卖只存在于协议国之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沈铭辉表示,这次涉及15个经济体的价值成分都可以累积,相应来说原产材料选择更多了,价值增值标准也更容易满足。

  商务部亚洲研究院副院长袁波认为,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内依托各国资源禀赋与市场优势,更加灵活地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区域内实现高效的要素资源配置,这也将促进区域内中间产品的贸易投资,推动形成更加密切、稳定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同时,也将增强“10+3”区域整体在全球的投资吸引力,特别是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机械设备、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等产业在“10+3”区域内的投资布局,形成涵盖上下游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分工格局。

  促进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

  RCEP生效后,我国近30%出口可以实现零关税的待遇,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和服务的出口都会带来机会。王受文指出,这也会促进我国对标国际高水平的经贸规则,加快制度性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

  在沈铭辉看来,RCEP对国内贸易投资将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首先,我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优势将更加明显,也会促使相对竞争力弱的产业自发改造升级。在15国为基础的地区内部,我国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地区中心位置有望进一步巩固,特别是作为服务地区内部市场的半成品、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地区生产中心。其次,RCEP对不同行业产业影响层次丰富。包括纺织、服装、轻工、建材、电子设备、农产品等行业有望进一步受益,汽车零部件、钢铁、石化等行业的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但也会促使相关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中国作为地区消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伴随着开放,中国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高质量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机会。消费领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匹配状态也有望改善。中国作为全球不可或缺消费市场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同时,这也为RCEP成员国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这是中国为本地区提供的一项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