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布《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文件。
文件中提出,从2020年开始,除却须保留的政府指导价行业外,全面放开市场竞争。
其中,网约车实行市场定价、自主定价,提前7天公示即可启动动态调整,出租车依然实行政府指导价。
类比之下,出租车行业的现状让人难以接受,为什么传统客运反而处处受制,而新生的网约车,连最基本的合法、安全都无法保证,却能享受政策的支持?
网约车的诞生并不合法,而是入侵,以私家车之名行非法营运之事,而平台则是大规模组织黑车营运。
因没有任何关于网约车的法律法规,这个违法的产物竟出奇的“合法”了?
到如今,交通部对于网约车规范的文件已经出台三年了,平台遵守了吗?司机遵守了吗?地方交通部门遵守了吗?
老百姓所见的是,网约车平台肆无忌惮,无视法律,对于罚款的无证司机甚至直接给予报销,这是公开与法律对抗。
地方执法部门则将无证网约车当成了罚款创收的对象,私家车加上一部手机就成了合法的产物,法律的效力何在?
出租车司机们苦不堪言,这样一个产物将他们一步步逼上绝路,行业矛盾爆发,维权、抗议行动不断,合法的却受到违法者的压制,公平在哪里?
但并未能阻止资本的脚步,昨天,滴滴顺风车正式回归上线,分别在哈尔滨、常州、太原三个城市开始试运营。
此次重新上线,对于出租车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滴滴顺风车究竟是什么产物?
根据国务院文件指出,顺风车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小客车合乘,由合乘者承担一部分营运成本或者免费。
但滴滴顺风车却不是如此!
一,顺风车是由驾驶员先行发布出行信息,按照自己的出行意愿选择合乘者。如果以乘客出行意愿提供服务,就属于营运行为。
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才是顺风车,在滴滴顺风车2018年下线整改前,这是滴滴出行唯一盈利的业务,年净利润8亿元。
纵观整个出行行业,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享受着政策的福利,只有出租车举步维艰。
难道真的要淘汰出租车吗?
强制更新为电动车,油补取消,运价原地踏步几十年如一日,出租车公司压榨剥削,乱收费的潜规则束缚着每一位驾驶员的手脚。
还有随时面临的突发疾病、猝死,天下之大,何以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