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沫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01
从《女儿国》到《知否》,猜到开头,没猜透结局
今天上午10点,赵丽颖冯绍峰官宣离婚了!
赵丽颖工作室发出官方声明,称二人因工作相识,结缘走到了一起,也因工作的聚少离多重新回归朋友关系。
还说过去的日子里,两人真心相待,有过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未来,两人也将继续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共同抚养并陪伴孩子成长。
没有家暴,没有出轨,看着这则因聚少离多而和平分手的离婚宣言,很多网友炸了:
还没等来你的婚礼,就离了……
聚少离多,你早干嘛去了?不能给她幸福,为什么要结婚……
她好就行,保护好她,尊重选择,都是成年人了,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作为85后女星顶流,接地气、演技佳的赵丽颖,国民度爆表。而出身农村,靠自己走到今天,很多网友将她视为励志的邻家妹妹。
突然结婚、突然生子、突然离婚,被称为赵一刀的赵丽颖,果然人如其名,干脆利落得让人意外,却也难免让人心疼。
还记得2017年,她和冯绍峰合作《女儿国》被曝出恋情,2018年合作《知否》后宣布结婚,很多人起初并不看好他们。
毕竟两人成长背景不同、生活态度迥然。
但或许是剧里的明兰和二叔的CP太好磕,当现实掺杂着剧里的甜蜜,很多人忽略了二人的种种不匹配,以为他们能够永远幸福下去。
“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终老一生……”
“从此,我在男人堆里算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是老几……”
昔日的承诺还言犹在耳,谁知转瞬就分离。
果然应了那句话,我猜到了开始,却没猜透结局。《知否》里再甜蜜,还是难逃《女儿国》里短暂相遇情投意合后又劳燕分飞的结局。
为什么相爱的人,最终会分手?
理由有很多,赵丽颖和冯绍峰给出的答案是:“聚少离多”。
这也许只是他们分手的一个借口,但背后却藏着婚姻里的一大禁忌。
“聚少离多”,一方面是空间距离,两人不常在一起,少了烟火气的同吃同住;另一方面也是心理距离,聊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
终于,夫妻俩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人说,什么叫亲密?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隔着千山万水,如何走完这漫长的一生?
02
失去情感联结的聚少离多,叫各过各的
有个心理专家曾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女士和她丈夫都是事业型的精英,在一起恋爱长跑多年后结婚了。紧接着,丈夫去外地创业,两地分居3年后,才又重聚在一个城市。丈夫事业有成、意气风发,相处没几天,她却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
以前他俩最爱做的事是一起看电影,如今却常被丈夫拉着去听金融理财讲座;以前他俩最喜欢吃川菜、撸烤串,在南方待了3年,丈夫的口味变了,说烧烤致癌,不健康;最让妻子接受不了的是,因为工作原因,丈夫常常熬夜到凌晨两点,而觉轻的她只能搬去了书房,早上她离开家的时候,他还没醒……
“如果再让我做出选择,我是绝对不会选择分开的,因为看上去很多事情并没有改变,但两个人不在一起时的陌生感,各自长时间分离产生的成长差异,需要很长时间去修复。”
最后心理专家给出的处方是:两个人要重新建立亲密关系,真正地“在一起”。
其实,无论是吵架还是摩擦,都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宝贵价值。两个人能越来越亲密,重要的不是积攒更多财富,而是积攒更多对彼此的理解和爱。
没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一个情感账户。如果说体恤、关怀、陪伴是存钱,分离、指责、争吵则是花钱。存得多、花得少,有盈余才能抵御乏味和考验,反之,当情感出现赤字,婚姻或许只剩一地鸡毛。
有一种分离叫做因物理距离而被迫身在两端,如上面的那个故事;还有一种分离却是因心理距离而心在两端。
还记得去年大火的《三十而已》,钟晓芹和陈屿的“合租式婚姻”太扎心。
衣服只洗自己的,吃饭时各玩各的手机,每月固定一次夫妻生活,就连意外怀孕,晓芹也是将报喜的微信删了又删……
现实中也往往如此。明明是世上最亲密的两个人,却活成了两个孤独的星球,失去了彼此的情感联结。
你过你的,我过我的,这样的婚姻,离分开还远吗?
03
亲密关系里的“游戏力”,是抵御距离感的法宝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以前人们离婚是因为怨恨对方,现在离婚往往是因为不够爱了。
热情不再、没有爱的感觉了,说到底源于“疏离”二字。而无论是物理距离上的疏远,还是心理距离上的疏离,都是爱情账户里的碎钞机。
有人会问,谁能做到24小时陪伴?没错,现在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996、007,伴侣活成了早晚打个招呼的“室友”。
而更多的还是婚姻中,你坚持你的想法,我坚持我的喜爱,不愿彼此了解和接纳,无法走进对方的世界,渐行渐远。
热恋时的荷尔蒙退去后,两个人如何还能“爱”下去,还愿意“在一起”?
这个过程,纵使艰难,我们不妨培养下“游戏力”,重建亲密关系,保鲜爱情。
打造优质的相处时间。
要知道,亲密关系最怕的就是从相爱变冷淡,你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最后在自我放逐中分道扬镳。
为了防止婚姻变冷,在《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中,安德鲁•马歇尔曾给出一个“你主导/我主导”的游戏。
比方说好不容易可以共度周末,你主导周六,我主导周日。你主导周六的时候,我全都听你的。无论是吃饭、逛街、看电影,什么事都你说了算。到了周末,你全都听我的,我要求大家一起看书就看书,一起听音乐就听音乐。
谁也不愿意做谁的工具人,那我们就学习彼此满足,提升相处质量,是平淡日子里的小确幸。
学会平衡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坐标游戏。
第一象限是我好、你也好;第二象限是我好、你不好;第三象限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第四象限是我不好、你好。
毋庸置疑,最好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也好”,而最棒的亲密关系亦是如此。
还记得不久前,张卫健因为疫情,时隔531天才见到老婆的消息,看哭了很多人。
“感恩你嫁给我,感恩你包容我的缺点,感恩你照顾我,感恩你一直陪着我分担所有的喜悦和人生中许多的坎儿。”
“生命里有你,让我学会很多珍贵的东西,谢谢你,老公。”
两人屏幕里的真情告白,实在让人感动。
独处时安顿好自己;相处时让彼此幸福。
心在一起,爱纵使会迟到,却不会走失。
你主导、我主导,我好、你也好,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游戏力”,去抵御婚姻里的孤独与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