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神秘的“盘唇族”,女子10岁开始切嘴唇装盘子,盘子越大越美

黔驴网

  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全世界每个部族都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绚烂一笔,或许有些被认为是落后的产物会被推翻,而有一些则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欧美文化中的束腰、东方文化中的裹小脚,都已经被视为“畸形审美”而被人们革除,现在大家又将目光投向非洲,在那里的不少部族还保留着他们最原始的审美。

  非洲埃塞俄比亚就有着一个叫摩尔西的神秘部族就因为他们的特殊文化,又被称为“唇盘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奥莫山谷内,有着自己的语言以及“时尚潮流”。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的女性从10岁开始就会在下嘴唇割出一个洞,并往嘴唇里塞盘子。

  而当地的姑娘的身价,看的就是唇盘的大小。姑娘们在出嫁的时候,唇盘越大,获得的待遇也就越高,在部落的“选美比赛”中,唇盘最大的姑娘会受到最高的礼遇,一家人也会受到当地所有人的尊崇,父母还能获得50头牛作为奖励。

  在这种风俗和嘉奖政策的影响下,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让姑娘们的嘴唇越撑越大。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当地女性在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要将下嘴唇和牙龈切开,下嘴唇和齿根分离后,再将一个小盘子放进去,防止伤口愈合。

  在之后的日子里,切口会越来越大,嘴唇中所装的盘子也会越来越大,那厚实的嘴唇也就成了当地男人们痴迷的“美貌”之一。为了能够让盘子不受阻碍地将嘴唇撑宽撑大,女孩们不得不将下颚牙齿拔除。

  虽然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女性的日常的饮食和生活受到阻碍,但是她们仍然对此乐此不疲。而且在“唇盘族”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这样的“殊荣”的。但凡能接受装唇盘的女性,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部分身份低贱的族人则只能看着“眼馋”。

  在外地人看来这无疑是建立在女性的痛苦之上的审美,但是当地部族的绝大多数人却不以为然。就像中国清末民初时期,有些人家已经不再给女孩裹脚,但是有些女孩偏要自己给自己裹脚一样,“唇盘族”的女性大多也痴迷于比较唇盘大小的竞争。

  在记录中,她们之中最大的嘴唇甚至可以翻到头顶将脸包住,不少人还想打破这个巅峰记录。早就已经有不少相关的机构注意到“唇盘族”的风俗,埃塞俄比亚当局也一直想要改变部落的现状,但却被不少所谓的“风俗保护者”阻挡了。

  而且,“唇盘族”内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文化消失,只有少部分走出山谷,去外面的世界看过后的女性才会选择放弃自己部落的传统文化。“唇盘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文化,也有相关文献的记载。

  他们曾经遭受过阿拉伯人的入侵,当地的女人们为了能让自己不被凌辱和掠夺,就采取了毁容的方式来抗争。当外族男子觉得他们恶心丑陋的时候,就会对她们丧失兴趣,于是这一风俗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不得不令人想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期间,无数中国的女子在逃难期间,为了不被日军欺辱,也在脸上抹满锅灰或泥巴,把自己打扮得甚是丑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也总会进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唇盘族”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了枪支和机械,大家也逐渐不再袒胸露背在身上涂抹油彩,而是穿上了足球T恤。审美的转移,也使得当地的女孩在头顶上悬挂弹壳,并以此为美。

  “唇盘族”的女子们也接受外来游客的拍照,并且以此来赚钱。只是这种不知该说是“糟粕”,还是“残酷”的“唇盘”文化的消亡,不知还需多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