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谦后排左二
1987年四五月间,朱云谦因肺病住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情稍有好转,朱云谦即出院,参加工作。这一年的10月,朱云谦出席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后因病情加重,他再次住进解放军总医院。
11月,朱云谦退出总政治部副主任岗位。朱云谦住院期间,军队和地方党史、军史研究部门纷纷来人来信,要求朱云谦提供回忆录,朱云谦推辞不掉,只好不顾病体虚弱,撰写了10篇回忆文章。
1988年4月25日下午,朱云谦在病房里接见出席纪念原国民党伞兵第三团起义39周年会议部分代表。他动情地说:“今天在座的都是当年老伞兵旅的同志,我是旅长,对你们都还记得很清楚。可以说,新中国伞兵旅的建设是有你们三团同志的一份功劳的,当然也有苏联顾问的一份功劳。……过去,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出现了一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也包括党内和军队。我从13岁就参加革命,一直没有离开过党,没有离开过军队。‘文革’中被关押,打成叛徒,我自己都不知道叛到哪里去,没有地方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纠正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我到总政工作10年,前期主要是做这方面工作。你们有不少同志有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统战部门和我们军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否都尽如人意,也不一定。我们这个国家确实很大,事情很多、很复杂。我相信大家都理解、会体谅,也一定会正确对待。”见到了老旅长,又聆听老旅长真诚的谈话,代表们十分兴奋和感动。
1989年1月15日,朱云谦家乡江西莲花县派人来北京参加老区开发商品展览会,给朱云谦带来家乡土特产,说这是家乡人民的心意。重病中的朱云谦嘱咐秘书以超出实际的价格汇款,并写封信。信中说:这深情厚谊我领了,但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汇点钱请收下,希望家乡早日富裕起来。
3天后,朱云谦自知病情危重,来日无多,提出要向党小组汇报思想。总政干部部部长李继耐和朱云谦所在的党小组组长慕崧匆匆赶赴医院。看见同志们到来,朱云谦强忍病痛,十分吃力、断断续续地对大家说:“我入党50多年……为党做了一些工作,自认为是个合格的党员。……也有不合格的地方。我希望能最后一次,听到同志们的批评……”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向党交心,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1月28日18时10分,朱云谦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朱云谦,(1919年3月22日—1989年1月28日)原名巴元先,1919年3月22日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荷塘乡文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淮南军区副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兼政治委员、军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参与开辟淮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率部参加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金战役战斗。他对党忠诚,作战勇敢,尊重知识和人才,胸怀坦荡,克己奉公,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经验。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78年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东方少年》杂志专栏作家。现为少年特战兵训练营总指挥,志在为培养优秀少年做贡献。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