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拜登上台以来,先是绕着中国打转,搞美日印澳四国峰会,美日、美韩“2+2”会谈,再到安克雷奇会谈前,美国把涉疆、涉港、涉藏等等中国红线全踩了一遍,着实为自己加了不少戏。
但没想到美国在安克雷奇会谈这场针对中国的“鸿门宴”之前准备再多,都没能如美国所愿,反而中美双方前所未有的直白交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硬回击,而美国即便刻意包装了自己的“主场优势”,却反而显得底气不足。
在中美会谈“失利”之后,美国又故伎重施,再度对华摆下“鸿门宴”。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和俄罗斯在4月22日参加全球气候变化视频峰会,预计将会参加这次视频峰会的将会有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随后据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会在近日访华,想要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与中国寻求合作,如果这次访问能够成功,克里将会是拜登上台之后首个访问中国的高级官员。
对此外界认为,克里这次想要访问中国与拜登将筹备的气候峰会有关,但外界对这次访问是否能够成功保持怀疑,他们对美国一方面任由外交官猛烈批评中国,却又有可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放弃对中国的敌意提出疑问,并认为这次“敏感的访问”存在被取消的可能。
在解决气候问题上,中方的目的只是单纯想要改善生意环境,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方式来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的。但是拜登政府则更想借气候问题来重塑美国的影响力,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拜登上台之后,一直围绕着涉疆、涉港、科技竞争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施压和制裁,并且美国两党最近还推出了一个“全面对华”纲领。因此在某种程度来说,拜登也只是改头换面,本质上还是特朗普的那一套。
美国经常将双边或者多边的国家会议来当做施压的工具,此前中美安克雷奇会谈中,美国就想要靠着对中国狂秀肌肉来对华施压,失败之后如今又想故伎重演,把拜登就任以来美国首次组织的大型国际会议,当做是又一个立威的重要机会。
因此,拜登很有可能会在这次峰会上,将中国碳排放标准未能达到国际认可标准当做向中国发难的理由,以所谓中国发展经济会“污染环境”来向中国兴师问罪,来为阿拉斯加会晤的失败“报仇雪恨”。
并且,拜登需要这么一场峰会,用来迎合美国国内的舆论,将他在执政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和困境,转移到国际层面,特别是将中国作为施压对象,来缓解美国舆论对美国政府在中美外交接触中引发的质疑和批评。
在特朗普破坏性对华政策之后,留给中美之间合作的角度已经非常狭窄,窄到只能在气候问题上寻求突破。但即便如此,拜登政府却还是在倒行逆施,不管是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模式上,都在按照特朗普政府留下的框架走,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维还是采取了在其他问题上对待中国的态度。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好,但是中国为什么要按美国的剧本走呢?在阿拉斯加会谈上,中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国不吃从实力出发这一套,想要和中国一起处理问题,那前提得是平起平坐。
所以,美国如果想要将气候峰会当作是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想以此对中国设下“鸿门宴”,这种算计必然会落空。
美国沉醉于自己“世界霸主”的主角梦中太久了,总将自己看作是宇宙中心,甚至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已经发展到了近乎自恋的地步。在这种自恋情绪的主导下,美国抱残守缺,依旧抱着虚幻的“优越感”来看待世界,但美国又是从哪来的优越感呢?
现在就连美国的专家都认为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挑衅做的太过火了,认为美国越是在强调自己没有衰落,就越没有说服力。并且文章还注意到,现在中美双方都在寻找盟友,这对于中国来说或许会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但中国不一定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