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宣传贯彻《条例》加强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启动

欧洲杯分组最终结果

  为促进医疗保障基金合理高效使用,依法管好用好医保基金,维护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2021年4月2日,河南省“宣传贯彻《条例》、加强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

  医疗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月19日,备受瞩目的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正式颁布,于今年5月1日起实行。

  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保基金管理监督有了法律规范,将彻底改变以往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的局面,对加快医疗保障法制建设,推动医疗保障领域依法行政具有深远影响。”

  河南省医疗保障局于2021年4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宣传贯彻《条例》 加强基金监管”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

  加强基金监管、打击欺诈骗保是维护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主要涉及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员以及医保经办机构等。

  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医疗机构内挂名住院、虚假住院、诱导住院、无指征住院,以及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参保人员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使用医疗保障身份凭证套取药品、耗材等,倒买倒卖非法牟利,这些都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河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宣传活动将面向各级医保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企业、参保群众,广泛宣传解读《条例》内容,进一步织密扎牢基金监管防线,共同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社会共治环境;各级医保部门将努力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现象,为全省亿万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启动仪式上,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69名医疗保障社会义务监督员接受聘书,他们将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的方式,加强对我省医疗保障工作的监督,助力我省医保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

  哪些行为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涉及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

  1、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为不属于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办理医疗保障待遇,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5、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等医疗保障相关服务,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6、挂名住院、虚假住院、诱导住院、无指征住院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7、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8、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涉及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

  1、使用医疗保障身份凭证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内物品提供服务的;

  2、为参保人员串换药品、耗材、物品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3、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的;

  4、为参保人员虚开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的;

  5、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涉及参保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

  1、伪造虚假医疗服务票据,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2、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的;

  3、使用医疗保障身份凭证,套取药品、耗材等,倒买倒卖非法牟利的;

  4、涉及参保人员的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涉及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

  1、为不属于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办理医疗保障待遇手续的;

  2、违反规定支付医疗保障费用的;

  3、涉及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有哪些举报形式呢?

  实名举报,是指提供真实身份证明以及真实有效联系方式的检举、揭发行为。

  ·举报方式

  1、电话

  拨打各级医保部门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举报投诉电话。

  2、写信

  将举报信及相关书面资料邮寄至国家医疗保障局或各地医保局。

  举报线索提供多久后能有反馈和办理?

  对于要求反馈并有可靠联系方式的举报线索,接到举报后15个工作日内反馈,对符合受理范围的举报案件,医疗保障部门在此期限内需给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实名举报案件,告知举报人不予受理的意见,并说明原因。

  对于属于受理范围的举报案件,医疗保障部门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视情况可以延长至3个月内办理。特别重大案件,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

  如何才能得到举报奖励呢?

  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举报情况经查证属实,造成医保基金损失或因举报避免医保基金损失;

  2、举报人提供的主要事实、证据事先未被医保行政部门掌握;

  3、举报人选择愿意得到举报奖励。

  举报人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内部人员或原内部人员的,可适当提高奖励。

  举报奖励资金有多少呢?

  最高不超过10万元。具体数额由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按照查实欺诈骗保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举报人予以奖励。举报奖励资金,原则上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