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男子,学古法用活竹酿酒,3个月后竹子还在,酒却没了

风道加热器

  随着网络兴起,网络上几乎每天都有一些独家秘方“惊爆”出来,让许多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不由手痒难耐,忍不住自己动手试试。

  近日,江西有个朋友就将手机架好,拍了个取竹筒酒的视频。

  据这位朋友介绍,3个月前,他就将酒注入到竹子中,如今,3个月过去了,竹筒酒差不多也酿好了,因此准备钻开竹筒取酒,尝尝鲜。

  意外的是,这位朋友小心翼翼地将竹子钻了个孔,满心期待的他,容器都准备好了,想象中清澈的美酒却迟迟不出来。

  这位朋友不信邪,以为自己操作不当,又钻了个孔,结果还是没有酒水漏出来。

  这位朋友终于意识到,竹子里面好像没有酒了。

  无奈之下,他破开竹子,果然,竹子里面的酒不翼而飞了。

  酒呢?

  竹筒酒是真的,网上流传的酿造之法有待商榷‍

  竹筒酒这玩意儿是真的,目前比较出名的是云南的竹筒酒,据说是古法酿造的竹筒酒,也和传统文化沾上了边。

  该酒除了有酒的醇香,还有竹子的清香,听说酒未入口人自醉。

  网络越来越发达,小众的竹筒酒渐渐变得不那么小众了,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介绍,有些人会买点回来尝尝鲜,而有些人,看到竹筒酒的酿造的方法不难,一般会自己动手。

  网上流传的竹筒酒酿造之法大概是:在竹子还是竹笋幼苗时,就用针管直接注入了上等的高粱酒浆,经过三年大自然的酝酿,加上吸收了日月之精华,才能酿造出真正的竹筒美酒。

  前文提到的江西朋友,就是在网上看到和这个相似的介绍,想到自己本就是爱酒之人,再加上成本不高,因此,他毫不犹豫就整了点酒,给竹子注入进去了。

  不曾想,苦等3个月,酒却不知道去哪儿。这真是怪事。

  那么,酒到底去哪儿了?难道被人捷足先登了?

  酒去哪儿了?‍

  看到这里,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恐怕都知道,哪有人捷足先登,这酒分明就是被蒸发了、被竹子吸收了。

  这位朋友明显被骗了。

  众所周知,哪怕是用玻璃瓶装白酒,如果瓶塞没弄好,过段时间,酒都能挥发掉,剩下没挥发的酒,也会越来越淡。

  因为酒本来就容易挥发,何况注入到封闭性并不好的竹子里面,除了竹子自身会吸收外,风吹日晒的,也容易被蒸发。

  3个月的时间,别说注酒,就算是注水,恐怕也没了。

  也就是说,网络上流传的竹筒酒酿造之法,八成是假的,那个陈酿三年的竹筒酒更是无稽之谈。

  很多朋友可能还不相信,毕竟前文也提到,竹筒酒称得上是传统文化,如果网上流传的酿造之法是假的,那真的是怎么酿的呢?

  真的竹筒酒到底是怎么酿造的?‍

  唐代张周封曾在《华阳风俗录》中记载了魏晋时期爱酒人士喝的酒,叫“郫筒酒”,蜀人将新酒灌进活竹中,再用荷叶、芭蕉叶包裹竹身,一般是一天一夜后,就将竹子锯下来,蜀人称之为郫筒酒。

  这应该是竹筒酒最早的记载。

  而在1997年,云南昆明酒厂也对竹筒酒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该酒厂曾对云南省境内的竹筒酒做了调研,并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云南水傣族在酿造竹筒酒的时候,先会砍下竹节,做特殊处理。然后将加入了竹叶汁的米酒灌入竹节中。再用蜡汁密封,蜡膜覆盖。

  文章中还强调,因为竹子的密闭性不强,即使竹节经过特殊处理,密封性大增,也不代表里面的酒可以长期存放。最好是在6-12个月内就饮用完。

  所以说,网络上流行的那种在竹子里陈酿数年的活竹酒,根本就不现实。况且,就当没被蒸发,在竹子内存放了数年的酒,取出后怎么可能会那么的清澈透亮?

  总结

  一、竹筒酒是真的,但没有所谓的陈酿数年的活竹酒。“郫筒酒”应该是竹筒酒的鼻祖,鼻祖也没那个水平陈酿数年,而傣族人民只是将竹子锯下来,作为盛放的容器,两种方法都能让酒吸收到竹子的香气,但都不能陈酿数年。

  二、网上流传的竹筒酒多数是假的,很多人是为了营销。网上流传很多视频,茂密的竹林中,一个衣着朴素的“农人”拿着电钻,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钻开了竹子,一股清澈的酒水喷涌而出,农人露出欣慰的笑容,再贴个天然竹筒美酒,自家酿的无污染的标签,瞬间就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很多人爽快地掏起腰包,殊不知落入了圈套。

  三、不要用活竹酿酒。很多朋友估计也不信邪,依然想用活竹试试,但我还是不建议大家试,毕竟用活竹酿酒先要开孔,然后才将酒注入,不管密封做得多好,风吹雨淋日晒的,所谓的密封也形同虚设,浪费一点酒倒是小事,因为密封不当,导致酒水污染,回头再喝出个三长两短那就不好了。

  不管是活竹酒还是竹筒酒,确实都有历史记载,本身也算是我们特有的文化。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利益,故意夸大其词,将竹筒酒变成了谋利的工具,导致很多人上当受骗。同时,也让许多人将谣言当成了事实,真的自己跑去酿,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我们不要轻信谣言,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客观分析,就算摸不准也没关系,可以多问问懂的人,毕竟被骗和造成些许浪费问题不大,如果轻信谣言,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一杯竹筒酒,呛得眼泪流,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