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儿童身高标准出炉,快来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赚钱

  

  这不,春暖花开,到了传说中的“长高黄金季”,类似的问题在宝妈群里也频繁被问到:

  我家宝宝快3岁了,身高不达标,是不是营养不良啊?

  我家闺女1岁半,现在已经86厘米了,是不是长得太快了?

  我和老公都不高,孩子也比同龄孩子低半头,好担心孩子将来长不高……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赛娃大赛中必比的“常规项目”之一,为了不让自家宝宝落后于人,爸爸妈妈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期许,想寻找一些好方法帮宝宝一把。

  那应该怎么做呢?家长先别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0-3岁能力发展对照精讲」,可以说是家长必备的育儿科普指南!当然,我相信也有一些比较自信的家长,认为自己基因优良,孩子身高肯定低不了,根本不需要这份指南。但我不得不给你们泼一盆冷水:2017年《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超过一半的孩子居然连遗传身高都没有达到!

  另外,根据抽样调查,我国矮小症患者已经超过3900多万,发病率高达3%。

  所以啊,对于宝宝长高这个问题,任何家长都不要忽视哦。

  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达标?

  为此我还专门咨询过当医生的朋友,结果发现看孩子身高是否正常,绝对不能跟别的孩子比,最主要的参照数据应该是官方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注意:参考表中的“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在(-2sd~-1sd)或(+1sd~+2sd)属于“偏矮/偏高”;

  如果在(-3sd~-2sd)或(+2sd~+3sd)属于“矮/高”。

  但其实,只看这个表还不够,我一个朋友因为儿子身高偏矮,就给娃猛吃猛补,结果发现怎么光横长不长个啊?

  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因为孩子吃太多,发育得太早,本来应该还未成熟可以继续生长的骨骼也早早地成熟,停止或快要停止生长。

  所以啊,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死盯身高这一个指标,学会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曲线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

  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绝对不是根据一次的测量结果。家长可以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所能够得到的不同时间的身高、体重等测定值画在曲线上,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看出孩子的生长轨迹是否正常。

  孩子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那么就有家长问了:“宝宝生长曲线平稳,但我和队友身高都不高,孩子的身高还有救吗?”对于这个问题,评估生长发育的儿科医生有一句口头禅,用来描述它最为贴切:“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咱们先说“天注定”,有研究结果显示,身高的差异有60%~80%是基因决定的。所以说,根据父母的身高,孩子的身高也是可以预测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发布过一个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估算一下自己娃未来的身高哦。

  当然,我们要明白一点,“天注定”的部分只是统计学上的数字,由于个人差异太大,是没办法百分百精确到个人的,父母高未必孩子一定高,父母矮未必孩子一定矮。既然聊到遗传因素,我今天要在这里辟个谣,俗话“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民间经验”,绝对是对广大女性同胞的污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身高方面,男女对下一代的遗传度分别为0.89和0.87,也就是说,爸妈的身高对下一代的影响几乎不相上下。

  接下来咱们重点来说那人为可控的±7.5cm,可别小看这30%的影响,实际上一正一负就是15cm的差距呢。而这15cm,就是咱们的“兵家必争之地”,希望孩子突破基因的局限的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抢到。

  另外,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是秋冬季节的2-2.5倍!所以,把握住孩子长高的第一个“黄金期”,利用环境因素对孩子的身高科学地干预就很有必要。

  如何帮助孩子窜一窜?

  01坚持吃得对

  在大约150年前,中国与荷兰男性的平均身高差不多,但在后来100多年间,两国的差距被拉开到了11cm。荷兰成为全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原因是啥?很简单:营养。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营养是身高的保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长个期间,需要健康均衡的营养,“小胖墩”和“小瘦猴”这两个都是营养不均衡的表现。孩子的饮食中,蛋白质要不低于每日摄入热量总量的20%,可多饮奶、多吃豆制品、鸡蛋以及肉类食品;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左右;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满足儿童生理上对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需求。

  02坚持动得勤

  除了食补,运动对于孩子长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之前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小巨人运动会》,其中一名叫泡泡的小选手,6岁时被诊断为矮小症,这意味着他可能很难长到正常人的高度。

  不过医生告诉孩子的父母,也许运动可以帮助他长高。于是,泡泡的爸爸就每天带着孩子进行锻炼,拉伸、跳跃,每天1.5小时,风雨无阻。一年后,泡泡竟然长高了16cm!有调查发现,经常运动的孩子,比那些不常参加锻炼的同龄孩子,身高要平均高出4-8cm。骨科医生建议,1~3岁的宝宝,每天至少要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等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既促进生长素分泌,还能锻炼体能,也有利于预防近视,一举三得。除此之外早有科学数据表明,平时多运动的人,性格会比较积极。而且,我们在运动中,还能锻炼手脚协调能力,有益于大脑思维能力的开发。

  03坚持睡得足

  美国《睡眠》杂志曾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贪睡的婴儿更容易长高。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生长依赖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晚上,一般在入睡后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左右。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的建议,各年龄段的睡眠时长应该为:4~12月——12~16小时/每天1~2岁——11~14小时/每天3~5岁——10~13小时/每天6~12岁——9~12小时/每天并且在孩子睡觉时,要拉好窗帘、不要留小夜灯。因为灯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减少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低于正常值。

  04保持心情佳

  耶鲁儿童健康组织调查发现:经常挨骂的小孩,不容易长个子。这是因为打骂、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的精神紧张,这种状态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甚至变成“精神性矮子”。另外,孩子情绪紧张、心理有压力,会出现夜间睡不好、易惊醒的情况,睡眠质量不佳,影响夜间生长激素分泌,从而身高增长受到影响。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自己孙女4岁身高1.2米,有网友询问经验时,他表示孩子心情舒畅不压抑很重要。

  总之啊,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只有一次,千万别抱有再等等的心态,如果在等待中错过了生长发育期,到时候可真的没有后悔药哦。

上一篇:

下一篇: